Mon - Fri : 09:00 - 17:00
访问手机版

扫码访问手机版

App下载

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

返回顶部
购房后发现面积缩水怎么办?
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70次阅读 5次回复
科普视频 更多科普视频
2025-1-10 21:20:34
已解决
购房后发现面积缩水怎么办?

问题已解决,快来学习一下吧

提问:2025-01-10 21:20:34
问题描述
我买了一套新房,合同上写明了房屋的建筑面积和套内面积。但我收房后发现,实际面积比合同上少了将近10平方米。开发商说这是正常的误差范围,但我觉得差距太大了。我能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开发商补偿吗?

最佳答案

建议先与开发商进行直接的沟通,表达您对面积缩水的不满,可以搜集证据说明差距的具体情况。然后,与开发商协商寻求解决方案,比如要求补偿或者其他弥补措施。强调协商后带来的互利效果,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费用。此外,调解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,值得考虑。

回答时间:2025-01-10 21:20:35

查看完整内容
回复

举报

咨询律师团队

咨询顾问

建议先与开发商进行直接的沟通,表达您对面积缩水的不满,可以搜集证据说明差距的具体情况。然后,与开发商协商寻求解决方案,比如要求补偿或者其他弥补措施。强调协商后带来的互利效果,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费用。此外,调解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,值得考虑。
回复

举报

程松

主任

发现房屋面积缩水,可以先收集相关证据,比如合同、实际测量报告。建议先与开发商友好协商,可能可以得到部分补偿或其他解决方案,省时省力。如果协商不成,才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,这样可以在不耗费过多时间和金钱的情况下尽快解决问题。
回复

举报

爱法咨询顾问

咨询顾问安徽芜湖律师事务所

你确实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开发商补偿。根据《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》,面积差异超过3%时,买方有权要求退房或补偿。如果不想走诉讼程序,可以尝试与开发商协商,要求调解或仲裁。此外,向消协、住建部门反映问题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这种创新策略结合多种途径,可能更容易解决问题。
回复

举报

周永梅

主任执业律师

发现房屋面积缩水,首先要仔细查阅合同中关于面积误差的具体条款。大多数购房合同会规定一个误差范围,通常是正负3%。如果超出这个范围,您有权要求开发商进行赔偿或退房。同时,考虑到开发商可能会以合同条款或验收标准作为抗辩,在追求法律途径前,建议收集好测量报告等相关证据,确保主张有理有据。此外,如果双方协商不成,可以考虑先行调解,以避免诉讼时间和成本。这样既能有效维护自身权益,也能减少潜在的法律风险。
回复

举报

平台律师团队

咨询顾问

当然可以,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。根据相关法律,房屋面积与合同约定不符,超出合理误差范围,你可以起诉开发商,要求补偿差价或解除合同。不要被开发商的借口糊弄,法律对这种行为有明确的惩戒措施,把问题曝光或者举报到住房建设主管部门,开发商就得承担违规的后果。握紧法律武器,别让他们轻易蒙混过关。
回复

举报

律师解答5

咨询律师团队

咨询顾问

建议先与开发商进行直接的沟通,表达您对面积缩水的不满,可以搜集证据说明差距的具体情况。然后,与开发商协商寻求解决方案,比如要求补偿或者其他弥补措施。强调协商后带来的互利效果,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费用。此外,调解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,值得考虑。
回复

举报

程松

主任

发现房屋面积缩水,可以先收集相关证据,比如合同、实际测量报告。建议先与开发商友好协商,可能可以得到部分补偿或其他解决方案,省时省力。如果协商不成,才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,这样可以在不耗费过多时间和金钱的情况下尽快解决问题。
回复

举报

爱法咨询顾问

咨询顾问安徽芜湖律师事务所

你确实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要求开发商补偿。根据《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》,面积差异超过3%时,买方有权要求退房或补偿。如果不想走诉讼程序,可以尝试与开发商协商,要求调解或仲裁。此外,向消协、住建部门反映问题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这种创新策略结合多种途径,可能更容易解决问题。
回复

举报

周永梅

主任执业律师

发现房屋面积缩水,首先要仔细查阅合同中关于面积误差的具体条款。大多数购房合同会规定一个误差范围,通常是正负3%。如果超出这个范围,您有权要求开发商进行赔偿或退房。同时,考虑到开发商可能会以合同条款或验收标准作为抗辩,在追求法律途径前,建议收集好测量报告等相关证据,确保主张有理有据。此外,如果双方协商不成,可以考虑先行调解,以避免诉讼时间和成本。这样既能有效维护自身权益,也能减少潜在的法律风险。
回复

举报

平台律师团队

咨询顾问

当然可以,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。根据相关法律,房屋面积与合同约定不符,超出合理误差范围,你可以起诉开发商,要求补偿差价或解除合同。不要被开发商的借口糊弄,法律对这种行为有明确的惩戒措施,把问题曝光或者举报到住房建设主管部门,开发商就得承担违规的后果。握紧法律武器,别让他们轻易蒙混过关。
回复

举报

热门问答 更多热门问答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  • 手机触屏版

  • 手机APP

  • 微信公众号